纪录电影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直接反映生活的电影片种,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时事报道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政论纪录片、人文地理片、舞台纪录片和专题系列纪录片等。纪录片能以其无可争辩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使观众从中体验生活、探索自然、认知科学、重温历史、欣赏艺术……
主题放映(一)
“不要孤单直至老去”生物多样性主题电影展
今年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26年,也是我国加入该公约26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0年在中国昆明举行,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基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关切,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学生生态文明传播协会联合举办本次“不要孤单直至老去”生物多样性主题电影展。本次影展活动除了放映影片以外,还安排了嘉宾分享、现场交流等内容。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冰海,地球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具有令人惊叹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极其重要,然而当前却在以惊人的速度衰减。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期盼通过本次影展活动,有更多的人关切生物多样性问题,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奉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本次影展也是清华环境电影节(Tsinghua Environmental Film Festival,TEFF)的首届影展活动。
放映时间:每周四19:00(活动时长约2小时)
放映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未央厅(凭本人学生证、工作证入场)
主题放映(二)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特别放映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五星红旗在澳门上空升起,从此,大陆和澳门同胞紧紧牵动在一起。文图记录片放映将于2019年12月20日开展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特别放映活动,表达对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美好祝福。
放映时间:2019年12月20日(周五)14:00(活动时长约2小时)
放映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未央厅(凭本人学生证、工作证入场)
如果您对放映活动有何意见和建议,观看影片后有何感想,欢迎联系我们:hs@tsinghua.edu.cn
放映活动安排请见下表:
“不要孤单直至老去”生物多样性主题电影展 |
|||
主题单元 |
放映日期 |
放映影片 |
影展活动 |
认识生物多样性 |
2019年12月05日 |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
NGO分享会 |
2019年12月12日 |
我们诞生在中国 |
“我们”诞生在地球 |
|
保护区的故事 |
2019年12月19日 |
蜀山之王 |
我在贡嘎搞科研 |
和你“在一起” |
2019年12月26日 |
杜玛 |
我看生物多样性 |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特别放映 |
|||
庆祝澳门回归 |
2019年12月20日 |
澳门•韵律 |
我的澳门印象 |
附:
一、放映影片简介
1.《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本片由BBC自然历史部摄制,BBC美国台、企鹅影视、德国电视二台、法国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呈现。首次以大洲视角,观察百万年前的大陆分裂漂移造就的七个大洲上的独特景观和故事。从郁郁葱葱的南美洲丛林深处到冰雪覆盖的亚洲山峦之巅,从欧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广袤平原,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探索丰富多样的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长繁衍,同时揭示动物们在人类主导的世界所面临的不同挑战。九旬高龄的自然博物学家、探险家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担纲解说。本片共分为7集,本次放映第2集《亚洲》。
导演:弗雷迪·德瓦斯等 类型:纪录片 语言: 英语 单集片长: 60分钟 上映时间:2019年10月
2. 《我们诞生在中国》
本片是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由SMG尚世影业、迪士尼自然、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物纪录片,是迪士尼继《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之后推出的年度“动物三部曲”收官之作。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的五位摄影师分为五组,深入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三江源、盐城等多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长约18个月的跟踪拍摄,以四川大熊猫、三江源雪豹、川金丝猴三个中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家庭为主线,讲述了动物宝宝们各自出生、成长的感人故事。周迅担任中文版解说,乔·弗罗斯特担任英文版解说。
导演:陆川 类型:纪录片 语言: 汉语普通话/英语 片长: 79分钟 上映时间:2016年8月(中国大陆)
3.《蜀山之王》
贡嘎山(又名贡噶山),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城南约55千米,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横断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四川省第一高峰,享有“蜀山之王”的称号,是地球上地貌景观最为多样、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也保留着木雅藏族古老厚重的独特文化,是全国少有的特大风景名胜区。本片由甘孜州委州政府、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摄制,从海拔一千八百米的低地河谷直至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之巅,在中国西南部腹地,贡嘎摄制组经过为期两年的不间断拍摄,将贡嘎山丰富的自然和生命奇观,第一次呈献给观众。本片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奖。
导演:董磊 类型:纪录片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22分钟 上映时间:2017年12月
4.《杜玛》
本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南非草原上。杜马(Duma)是一只失去了母亲的猎豹,被小男孩赞恩和他的父亲救走。杜玛陪伴着赞恩成长,在农场里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可随着杜玛一天天的长大,赞恩必须要让他的这个动物朋友回归到自然中。于是他带着杜玛,一个人,一只豹,踏上了寻找草原的旅程。蛮荒的南非大地上危机重重,潜伏的非洲狮,暗藏在河流中的鳄鱼,还有那个想要抓杜玛卖钱的淘金者。赞恩和杜玛的大冒险就这样开始了。赞恩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把杜玛送回野外。可到达这次旅程终点的时候,也该是赞恩和杜玛道别的一刻。在这趟神奇的旅途中,小男孩慢慢长大,懂得了爱、归属与责任,杜玛找到了它的伙伴,找回了血液里流淌的野性,回到了它来的地方,同行的Rip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人身边。
导演:卡罗尔·巴拉德 类型:剧情 / 冒险 语言: 英语 片长: 100分钟 上映时间:2005年4月
5.《澳门·韵律》
本片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拍摄制作。以“深入澳门看澳门、跳出澳门看澳门”双重视角,分《文明交响》《幸福心声》和《希望乐章》三集,立体诠释了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澳门社会整体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和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城市脉动,呈现澳门回归祖国15年的命运轨迹。
导演:刘岩松/黄水昌/张瑜婷/岳廷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90分钟 上映时间:2014年12月
二、 影展活动简介
1.《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活动名称:NGO分享会
活动时间:12月5日(周四)19:00
邀请嘉宾:姜婧婧(世界自然基金会)
姜婧婧,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耶鲁大学,拥有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和耶鲁大学环境管理学双硕士学位。清华环境电影节(TEFF)项目发起人。曾任耶鲁大学气候变化传播项目中国社交媒体运营专员,现任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WWF China)品牌顾问,从事品牌管理、公众环境传播等相关工作。
活动内容:《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为我们展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和它们独特的生活状态,但“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生物多样性”吗?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真的像科学家所说的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吗?如果是,那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我们又能为这场危机做些什么?本次活动将邀请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任职的姜婧婧女士分享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在非政府组织(NGO)参与相关工作的心得,全面解答您心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疑问。
2.《我们诞生在中国》
活动名称:“我们”诞生在地球
活动时间:12月12日(周四)19:00
活动内容:人类作为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份子,该如何与其他生物相处?相信在看过影片之后您会有自己的答案。观影后由现场观众交流对影片的感受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蜀山之王》
活动名称:我在贡嘎搞科研
活动时间:12月19日(周四)19:00
邀请嘉宾:王焓(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
乔圣超、徐慧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生)
吴宇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
王焓
活动内容:邀请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王焓老师和王焓老师课题组乔圣超、徐慧莹两位博士生分享在贡嘎山开展联合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课题组进展等学术性内容;邀请吴宇辉同学分享2019年暑假在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一个月期间的见闻与心得,结合影片谈谈对贡嘎生态环境的印象。
4.《杜玛》
活动名称:我看生物多样性
活动时间:12月26日(周四)19:00
活动内容:《杜玛》讲述了一个人类孩子与一只猎豹共同经历的一段旅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景。观影后将由观众交流分享作为人类的“我”该如何处理与其他生物、与自然的关系。
5.《澳门•韵律》
活动名称:我的澳门印象
活动时间:12月20日(周五)14:00
活动内容:《澳门·韵律》呈现澳门回归祖国15年的命运轨迹,1999年澳门回归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仍在耳边回响。
观影后将由观众交流分享自己的澳门印象。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对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放映活动的大力支持!
主办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清华大学学生生态文明传播协会
2019年11月29日